津市市,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古为荆楚之地,依澧水而生,傍津设市而名,素有“江南明珠、九澧门户”之美誉。年建市,年确定为省辖市,由常德市管理。现辖4镇、5个街道、1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总面积平方公里,城市化率67.7%,居全省前列。是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
市区公路四通八达:北通鄂南,南接湘中,西抵湘西,与石长铁路、枝柳铁路和京广铁路相连;湘北公路连接常德机场,可飞抵京、沪、闽、粤等地的重要城市。傍市而过的澧水东入洞庭,西接长江,常年可通航至吨级船只,是湖南6大良港之一。
津市物产资源丰富。卤水储量、食盐产量居湖南之首;附近的雄磺储量、品位和产量为全国之冠;粮食、棉花、果、芦苇、蚕丝等农副产品资源富足。
津市山川形胜、钟灵毓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丰富。30万年前的古猿遗址、新石器时期的龙山文化遗址和大溪文化遗址多达30余处,收藏文物0多件。年出土的东晋伎佣,造型生动,工艺精细,誉为国宝。关山烟树为澧水流域八景之一,是明朝的五宝园圃。大同寺古刹、中武当道观,始建于唐朝,历为朝拜圣地,在国内享有盛名。嘉山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区内古城新洲是孟姜女、车胤的故乡,山青水秀,环境恬静。市郊的药山寺,原名为慈云寺,始建于唐朝,唐高僧惟俨法师圆寂于此。澹津公园、三湖公园分别着落在城东和城市中心,其植物造景堪称一绝,颇负盛名,是湖南省最佳公园和天然休闲游览场所。
津市工业基础雄厚。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是湘西北有名的工业重镇。目前,津市有工业企业近家,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4家,6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认定,形成了汽配、生物医药与食品、盐化工、纺织等优势产业。
年末居民总户数户,总户籍人口人。其中,城镇人口人,乡村人口人。按性别分,男性人口人,女性人口人。按年龄分,0-17岁人,18-34岁人,35-59岁人,60岁及以上人。全年出生人口人,下降11.3%;全年死亡人口人,下降17.5%。
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9.0%。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8.9%。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增长10.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增长8.3%。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8.8亿元,增长0.8%。资质以上建筑业5家,完成建筑业产值8.3亿元,增长12.3%。全年房屋施工面积87.5万平方米,增长35.7%。房屋竣工面积1.6万平方米,下降80.5%。房屋销售面积12.3万平方米,下降18.5%。
年地区生产总值.5亿元,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72.3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77.7亿元,增长8.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元,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7:45.7:42.6调整为12.5:42.2:45.3。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7.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6.4%。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3%、50.4%和45.3%,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4个、4.0个和3.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