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杨金蕾何秋月蹇壁依
3月10日,从常德市农业农村局传出喜讯,常德津市市荣获“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作为湘西北偏安一隅的县级市,津市凭借什么获此殊荣?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走进津市市一个个美丽的乡村,白墙黛瓦的江南小楼,笔直平坦的沥青路面,连同*灿灿的油菜花、油绿绿的青苗,构成了一幅幅天然的油彩画。这幅美丽的画卷背后,是该市“实”字当头、“民”字为本、“新”字求变,大力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建设全域美丽乡村,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质量发展收获的累累硕果。
“实”字当头,全力推进“三清一改”
干净的道路,整齐的房屋,旖旎的景色,彩绘的文化墙……阳春三月,走进津市毛里湖青苗社区,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尽收眼底。如今,像青苗社区这样面貌一新的乡村,在津市市不断涌现。
“自从*府整治之后,这里环境改善很多,垃圾运走了、水也清了、空气也好了,我也不像以前因为臭味连窗户都不敢开了。”在新洲镇区家院,居民王金明因为居住环境的变化而欣喜不已。这一变化得益于新洲镇开展的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工作。通过进行清淤清障、水体整治以及污染面源和生态治理,区家院10万方淤泥和近多吨陈年垃圾被清运走,护坡上也种植了绿化树,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近年来,津市把村庄清洁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市、镇、村三级主要负责人带头抓、亲自抓,加大“四治”力度。在治理农村生活垃圾上坚持源头治理,以地面垃圾清扫、墙面广告清除、陈年垃圾清运、违章搭建清除为重点,狠抓大面保洁,累计清运处理各类垃圾3万多吨,并持续保持动态清零。在治理塘沟上,以堰塘沟渠整治、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为重点,新修湘北干线沟渠40公里,疏浚沟渠公里,清淤塘坝处,建成污水处理站10座,污水处理站集镇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0%以上。在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上,狠抓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5%,水产养殖退养转产1.5万亩,禁养区关停养殖场家;力推秸秆综合利用,建成秸秆收储转运中心2个、生物质燃料厂1家。在治理陋习上,推行村规民约,引导群众摒弃垃圾随意丢、污水随意倒的陈规陋习,彻底解决了农村污水乱泼乱倒、物品乱堆乱放的问题,形成了文明卫生新风尚。
“民”字为本,始终坚持群众主体
“礼貌待人、弘扬正气;爱护环境、讲究卫生......”通往新洲镇茶山岗屋场的柏油路上,五泉社区村规民约、屋场建设三字经像画卷一样在眼前徐徐铺开。
这条路从灵泉便民服务中心一直延伸至神九堰,是由五泉社区*员、村会计陈本湘负责的*员示范路。每天上班之前,陈本湘都会在这条路走一遍,查看沿线卫生情况,和屋场居民拉拉家常、号召他们搞好房前屋后卫生。
据了解,津市采取开户主会、墙报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