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天津市新冠肺炎防控中小学复课开学指导手册
TUhjnbcbe - 2022/4/8 23:40:00

第一部分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

冠状病*是在动物和人体中发现的一个大型病*家族。在此次新型冠状病*发现前,已经发现了6种会感染人类的冠状病*,其中4种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两种是大名鼎鼎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可分别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等较严重疾病。

此次引起全世界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是第7种能够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是一个新的发现。世界卫生组织初期将其命名为“新型冠状病*(—nCoV)”,年2月11日这一新型冠状病*被正式命名为“COVID—19”。我国将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统一称为“新型冠状病*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虽然同属一个病*家族,但COVID-19与SARS-CoV和MERS-CoV基因特征有明显区别。

冠状病*对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的乙醇、含氯消*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但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

二、新型冠状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很多野生动物都可能携带病原体,成为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果子狸、蝙蝠、竹鼠、獾等都是冠状病*的常见宿主。

目前所见,新冠肺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三、新型冠状病*会人传人吗?

会。从一些聚集性病例的发病关联次序判断,人传人的特征十分明显,且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

四、新型冠状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因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所以对粪便、尿液对环境污染造成的气溶胶或接触传播也应保持警惕。

五、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

人群普遍易感。

六、新型冠状病*肺炎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

该病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起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可造成死亡。轻症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七、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是不是意味着自己感染了新冠病*?

很多呼吸道疾病都会出现发热、乏力、干咳,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需要医生根据患者发病前的活动情况、是否接触过可疑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等信息来综合判断。因此,一旦出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感染症状,请做好自身防护并及时就医。

八、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密切接触者指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集前2天开始,未采取有效防护与其有近距离接触(1米内)的人员,具体接触情形如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近距离工作或同一教室或在同一房屋中生活;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到密闭环境中探视病人或停留,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或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暴露风险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

九、密切接触者注意事项

密切接触者应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14天。一旦出现任何症状,特别是发热、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短促或腹泻,马上就医。

第二部分师生防护知识

一、上学前准备

(一)本地学生

1.居家自我健康监测

(1)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并如实上报学校,确保开学前身体状况良好。

(2)开学前14天内,尽量居家减少外出,减少与外人接触。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呼吸困难等可疑症状,立即就医并向社区和学校报备,顺延返校日期。待症状消除后,持医院有关证明,方可返校。

(3)返校前要填报天津“健康码”,取得天津“健康码”绿码后,方可返校。

(4)返校前安心居家,做好在线学习,学习和掌握个人防护知识,并做好返校前物资准备。

2.上下学路上注意事项

(1)学生每日上学离家出发前自测体温,体温正常者方可出门。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不得到校,要及时就医,并向社区和学校报告。

(2)学生每日上下学,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若乘坐私家车或公共交通工具,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乘私家车时:要适当增加开窗通风次数;如果多人乘坐私家车,建议佩戴口罩;车内应配备口罩、消*湿巾或免洗手消*剂等消*和个人防护用品;私家车物体表面(座椅、方向盘,车窗、车把手等)建议每日用75%的酒精或消*湿巾擦拭一次,擦拭时应保持车门开启或开窗。

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乘坐公交、地铁、出租车、网约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并随身携带纸巾、一次性消*湿巾或手消*液等物品;途中尽量减少用手触摸座位、扶手、车门、扶杆等公共物品,触摸后可使用手消*液或一次性消*湿巾清洁手部;避免用手直接触摸口鼻眼;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有条件时至少1米),应尽量开窗通风;注意咳嗽和喷嚏礼仪。

(3)学生进校前,应主动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校;体温异常者经学校登记备案后劝返离校,由家人陪同到发热门诊就医,并向社区和学校报告病情诊治情况。

(4)学生每日应尽量维持“家—学校”两点一线的轨迹,如果去过其他场所,记录好行程,以便配合可能发生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

(5)学生放学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并立即洗手,把外套放到通风处。

(6)学生每日居家期间,要注意合理饮食,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外出,减少与家庭成员以外的其他人员接触。

(二)外地学生

1.居家自我健康监测

(1)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并如实上报学校,确保开学前身体状况良好。

(2)开学前14天内,尽量居家减少外出,减少与外人接触。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呼吸困难等可疑症状,立即就医,并向社区和学校报告,顺延返校日期。待症状消除后,持医院有关证明,方可返校。

(3)返校前要填报天津“健康码”,取得天津“健康码”绿码后,方可返津返校。

(4)返校前安心居家,做好在线学习,学习和掌握个人防护知识,并做好返校前物资准备。

2.返校在途注意事项

(1)出行前,随身携带口罩、纸巾及一次性消*湿巾或手消*液、矿泉水或带盖的水杯等物品,离家出发前自测体温,体温正常者方可启程动身;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暂缓返程,并及时就医,向社区和学校报告。

(2)由家前往火车站、机场时尽量乘坐私家车,如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全程佩戴口罩,隔位而坐,尽量与同车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尽量不要去触摸车内公共物品,注意手部卫生,避免接触口鼻眼,若触摸扶手后可用一次性消*湿巾或手消*剂擦拭消*双手。

(3)尽量减少在车站停留时间。在机场、火车站要主动配合体温检测,排队等候时,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避免近距离交谈和接触。候车或候机时尽量选择空旷地带。

(4)尽量选择楼梯步行或扶梯,尽量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若乘坐厢式电梯,与同乘者尽量保持距离,分散乘梯,避免同梯人过多,可用纸巾代替手触摸按钮,或按键后进行手消*。

(5)乘坐飞机、火车及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口罩,一旦口罩变湿、脏污和变形,在确保周围环境较安全时快速更换。途中应留意周围旅客健康状况,避免与可疑症状人员近距离接触。如发现身边出现可疑症状人员,要及时报告乘务人员。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和部位;可用消*用品(如一次性消*湿巾)对接触部位进行清洁消*;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经洗手液或肥皂打湿后,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醇速干手消*剂。

(6)上车后或在机舱内尽量不要走动。如果是短途,尽量不要进食,以免摘除口罩。如果需要进食和用餐,请注意饮食卫生和手卫生,同时尽量避免与同座位人员同时进餐,减少共同摘除口罩的可能。

(7)途中做好健康监测,自我感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如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员,主动告知乘务员,寻求帮助,视病情及时就医。

(8)途中如需去医疗机构就诊时,应自觉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包括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等。

(9)上厕所后,盖上马桶盖再冲水,并及时洗手。

(10)妥善保存旅行票据信息,以便于配合可能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

(11)学生到校后要服从学校工作人员统一安排,第一时间换戴新口罩,对携带物品进行消*,配合学校完成个人信息登记,注意休息,缓解路途疲劳,尽量避免人员聚集,学校将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无特殊情况不得离校外出。

二、在校期间

1.上课

(1)教室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室内外温差较大情况下要注意保暖。在封闭、人员密集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教职员工和学生应佩戴口罩,减少与他人物品交接次数。

(2)每日监测体温和健康状况,若出现可疑症状,要立刻向老师报告,学校第一时间联系学生家长,由家长带孩子及时就医并向学校报告情况,住校生由学校指派专人陪同就医,不带病上课。

2.课间

(1)对教室进行开窗通风,有专人维持课间秩序,避免学生不必要的流动、交谈,监督学生继续佩戴好口罩,保持人与人之间距离。

(2)建议不乘坐电梯,乘坐时全程佩戴口罩,避免拥挤,控制同梯人数,站立时方向要相互错开,不面面相对,尽量保持距离,减少不必要的交流,可用纸巾代替手触按钮,若用手乘坐时触摸过电梯部件(如按钮或扶手等),出电梯后尽快洗手或进行手消*。

(3)安排专人维持卫生间秩序,保证学生保持一定距离排队依次如厕,便后及时用流动水和洗手液(肥皂)洗手或用含醇速干手消*液揉搓双手。

3.用餐

(1)学生进入食堂时要佩戴口罩并进行体温检测,体温异常者不得入内用餐。餐前要洗手,建议学生尽量自带餐具,排队取餐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付款时建议减少现金支付,可使用饭卡、手机等支付方式。

(2)用餐秩序要合理。送餐到班的,要分散就餐,避免集中。在食堂就餐的,采取错峰用餐,用餐桌椅同向单人单座,应加大间隔。用餐前最后一刻摘下口罩,快速就餐、不聊天,餐毕后戴口罩、净桌面,迅速离开。

(3)禁止外卖进入校园。

4.住宿

(1)宿舍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室内外温差较大情况下要注意保暖。学生离开宿舍后可视天气情况长时间开窗通风。

(2)回到寝室后脱衣换鞋,并置于门口(或阳台通风处)。将口罩包好后丢弃,然后及时用流动水及皂液清洗双手或进行手消*。丢弃的口罩放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使用含氯消*剂对垃圾桶进行喷洒消*或将垃圾扔到指定地点由消*人员统一消*处理。每天应对地面、台面、座椅等物体表面进行湿式清洁,视污染情况进行。对高频接触部位,例如门把手、水龙头开关、床围栏、座椅扶手等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消*。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多喝水,饭前便后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

(4)减少宿舍与宿舍之间的串门、聚会等交流活动,建议多利用电话、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津市新冠肺炎防控中小学复课开学指导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