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中学坚持“生态型教育”办学理念,以追求“和谐”与“发展”为价值取向,提倡和谐德育,即在尊重学生感受的基础上,通过课程、活动、实践、管理等方式,培养学生与自身、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的境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始终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01
领导重视机制健全
学校心育工作以“悦己纳人,主动发展”为目标,以“知、行”为理念,坚持“六结合”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全过程,渗透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全方位。学校成立以书记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德育主任为副组长,专职心理教师、德育干部、班主任为成员的心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管理、协调、统筹、落实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全体会、班主任会、学科教研等渠道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指导教师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对危机学生的发现和干预为底线开展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总体工作之中,规范相关制度,建立专业档案,加强定期检查,通过细化学期心育计划及总结,同指导、同监督、同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02
科研导向长效发展
年至今,学校心育工作在不断创新心育理念及实施途径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心理课程、论文、学生作品等多次获市区级奖项。十三五期间,区级课题一项已结题并评审为A级,作为基地校参加市级课题《天津市普通高中成长导师制研究与实践》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03
全员参与协同育人
班级管理
班级心理教育常规化、制度化,班主任成为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力量。学校把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班级文化建设融合在一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班主任老师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案。对于个体辅导:一方面,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