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之一。“十三五”期间,津市紧抓就业扶贫不放松,充分发挥扶贫“小车间”等扶贫载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大作用”,让贫困群众端稳“幸福饭碗”。
走进湖南娄星纺织有限公司的纺织车间,纺织工人们正在熟练地操作设备,进行纺织作业,整个车间忙碌有序。唐桂珍家住毛里湖镇同乐堡村,几年前,由于父亲身患肝癌,在外打工的她回到家里照顾父亲。没有经济收入来源,加上高昂的治疗费用,唐桂珍一家的生活陷入困境。在村干部的引荐下,她来到湖南娄星纺织有限公司上班,负责一线纺织作业。
据湖南娄星纺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有效帮助贫困家庭增加收入来源,公司优先安排建档立卡户劳动力就业,并为他们提供一系列*策帮助。
为畅通贫困户务工道路,津市不仅把贫困户送到企业,还把“工厂”搬到了贫困户家门口,让有就业能力、就业意愿的群众在家门口灵活就业。
在药山镇三新垸村金虎蔬菜合作社的传统手工布鞋扶贫车间,符爱华跟她工友们正忙活着制作手工鞋垫。
符爱华告诉记者,在车间里工作,挣钱顾家两不误,绱一双鞋底能挣5块钱,做一双布鞋能挣50块钱,如今日子越过越和美、越过越幸福。
“十三五”期间,津市大力推进扶贫车间建设,通过“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在村民家门口发展扶贫车间,吸纳更多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截至目前,津市建设就业扶贫车间9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余人。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和社会稳定之基。如何让困难群众实现增收致富?就业扶贫是重中之重。对于困难群众来说,稳就业就是稳脱贫。“十三五”期间,津市以贫困劳动力的现实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方联动、勇于创新、持续发力,推出一系列务实有效的*策举措,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稳岗就业扶贫考卷,不仅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基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温暖底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