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科研动态天津城建大学年天津市科技
TUhjnbcbe - 2021/3/25 2:32:00

4月10日,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天津城建大学共有9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荣获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通过介绍这些项目,聚焦成果背后的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担当作为,着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城大学术团队。

获奖项目团队成员:赵坚、于明、汪文津、赵武斌、洪学武、赵小强、董跃、张巧丽、罗春丽、张婧、张志强、刘洪丽(蓝色为外单位成员)

◆◆项目介绍◆◆

年以来,由我校赵坚教授主持的《管道焊缝激光冲击强化处理力学性能无损检测理论与方法》和《面向小管径排水管道的带水作业管道清理机器人的研制与可靠性研究》项目组,围绕燃气管道及装备关键件的力学性能无损检测,开展了相关研究:1.针对超常服役关键金属零部件强化处理后质量检测不能破坏结构问题,开展基于振动模态参数时频域辨识的管道焊缝激光冲击强化处理力学性能无损检测方法研究及实施;2.面对振动响应信号难获得的问题,开展基于声模态参数辨识的管道焊缝激光冲击处理的力学性能检测方法研究以及实施;3.针对激光冲击强化能量损失严重的问题,开展用于激光冲击实验的表面涂层材料及性能研究;4.针对既有管道激光冲击和模态测试要求,开展小管径管道清理装置、管道多工位夹持装置及各类辅助机具等装置的研制。研发出能提升该领域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的关键技术。

本项目申请专利11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专利3项,进入实质性审核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23篇,其中SCI收录4篇次,EI收录20篇次。形成了研究团队和研究方向,培养在职博士后2名,硕士研究生6名。

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成功用于燃气管道焊缝、民航发动机涡轮盘、水下滑翔器船体、水下浮标壳体、曲轴、煤气化炉和管路、超高升降机等的延寿、轻量化以及性能改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本项目的核心技术已在太重(天津)滨海重工等7家企业投入应用,拓展了激光冲击强化技术的应用领域,近三年为企业新增利润万元,节约成本万元,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项目发现、发明及创新点

1

项目提出的检测方法只需要获取激光冲击响应信号,无需激励信号,激光冲击实验和模态实验一次完成,减少了实验设备的投入,降低了检测成本。

带焊缝管道和石油套管

2

项目提出的检测方法是通过拾取激光冲击的响应信号直接辨识模态参数,依据模态参数变化检测管道焊缝的残余应力变化,故该法对检测环境要求不高,适合于现场在线实时检测。

(a)小波变换(b)小波变化的模值脊线(c)小波变换的相位

小波变换辨识图

带焊缝管道自适应特征匹配结果

3

针对激光冲击加工现场存在具体问题,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结合方法开展研究,实用性强。

4

针对激光冲击强化管道焊缝和模态实验的需要,研制了一系列专机辅具,这些装置适用于不同规格不同形状管道,能满足管道焊接、检测、清理和修复要求,应用范围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研动态天津城建大学年天津市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