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津市检察院探索创新能动履职筑牢未成年人保
TUhjnbcbe - 2025/4/18 17:31:00
白癜风青少年援助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80102/5972953.html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施行,“带娃”从“家事”正式上升为“国事”,津市检察院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以检察职能、检察力量、检察温情为未成年人筑牢家庭保护防线。

检察官与家长沟通。图片来源:常德文明网创新工作举措,让家庭教育专业化
  津市检察院创新工作举措,通过专业场所、专业机制、专业团队,让司法保护融入家庭保护,促使“1+1>2”。
  一是建立专业工作场所。该院以未检专门机构“玉芳姐姐工作室”为阵地,成立全省首个设立在检察机关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让家庭教育指导有专业的场所。二是形成专业化工作机制。为扩大影响,形成社会合力,该院联合妇联、教育局、关工委等部门,制定《关于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的实施细则(试行)》,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确保责任不缺位。三是组建专业工作团队。该院聘请7名熟悉家庭教育、心理教育的学校老师、心理咨询师、检察官组成专业的家庭指导师团队,并吸纳政协、妇联等部门的热心人士作为志愿者,充实团队力量,“检察+”模式受到家长及孩子的喜欢,也吸引更多热心人士的参与。探索多元方式,让家庭教育温馨化
  津市检察院探索与家长、孩子多元化的交流方式,帮助构建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桥梁,让家庭教育顺利、温馨地开展。
  一是与家长聊“监护缺位”。检察官通过与未成年人父母进行沟通,让父母自我检视在孩子成长中是否尽到监护职责、方式方法是否适当。为增加“聊”的趣味性,除面对面沟通外,该院还采用“家庭教育指导”读书会、座谈会、观看励志小视频等方式,让家长能更快更深入地认识到监护责任。二是与孩子说“心里话”。由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的心理咨询师对未成年人进行专业心理疏导,了解涉罪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对家长的期许、对未来的展望、对前途的迷茫和内心的困惑等,帮助孩子打开心扉。三是与家庭谈教育。在了解父母及未成年人双方的具体情况后,检察官携手家庭教育指导师为未成年人及父母共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引导父母改变教育方式,尊重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协助孩子做好人生规划,采取更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该院已为6个家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其中1名涉罪未成年人已成功就业。家庭教育辅导。图片来源:常德文明网坚持跟进督促,让家庭教育常态化
  津市检察院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后,坚持定期沟通、实地走访、制发督促监护令,督促家长落实家庭教育责任,确保家庭教育常态化。
  一是定期沟通。与家长每月进行沟通,了解监护情况及孩子的表现,并根据孩子的表现情况,适时调整监护措施,让孩子扭转错误思想观念,纠正行为偏差。与孩子采用“周小结、月汇报”的方式,让孩子主动向检察官和家庭教育指导师汇报思想,并将父母的陪伴和呵护作为必报项。二是实地走访。检察官与家庭教育指导师不定期前往家庭教育指导家庭、当地村(社区)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家庭教育开展情况。三是制发督促监护令。对不履行或疏于履行监护责任的家长制发督促监护令,并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提出要求,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职责,确保家庭教育落到实处。(津市市人民检察院熊玉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津市检察院探索创新能动履职筑牢未成年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