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斜阳,撒在梧桐树下。
大雁南飞,桃花飘落。垂柳用倔强的“青丝”标识着这座城市冬日里的绿色符号。这里是常德:洞庭之滨,柳叶湖畔,桃花源里的城市。
曾几何时,常德的符号词典里写满了烟城、酒窖、粮仓……以至于有好事者嘬一口芙蓉王,悠悠的来了句:“烟是好烟,就是不知道除了烟,还有啥。”
而今,常德以另一种气质成为“网红”,众人恍悟,“哦……原来这也是常德。”
对,这就是常德。
常德城市风景。宋才华摄
这里有江南水乡的温文尔雅,落叶梧桐、碧水蓝天,不大不小的城市,一尘不染的街区,在舒适的气息里感受到宜居的味道。
当然,这里也有工业新城的肌肉跳动。
雄安新区的塔机森林,80%都是“常德造”。
塔机生产全球标准化制定者在这里;
全球最大单一塔机制造生产基地在这里;
国内两桥水泥泵车标准制定者也在这里;
全国最大的酶制剂生产基地还在这里;
全国最大的液压油缸生产基地仍在这里;
摇架产销量全国第一依然在这里……
如果不身临其境,你或许真的不会相信,这些的定语都是“常德”——这座曾经以农业著称,以桃花源而知名的洞庭之城。而今,常德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早已超过了30%。农业的GDP占比也越来越少。烟不再是这座城市仅有的工业符号。
非烟工业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经从3年前的40%上升到了60%,百亿企业中联建起,千亿产业装备制造,以及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文旅康养、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清洁能源与节能环保等等产业的落地结果……多点开花、多点支撑工业格局在常德,正在一步步的夯实。
从农业大市到工业新城,常德像是炖了一钵独具地方特色的“钵子菜”。从备料到下锅再到出品,这钵工业“钵子菜”里,步步都浸渍了常德的劲道。
中联重科在常德高新区的堆货场。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备料,不是“捡到篮子都是菜”。
“链”动下朗州。在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战略背景下,常德瞄准全省20条新兴优势产业链和“五个”,聚焦装备制造、烟草、桃源电子信息、津市生物医药、临澧新材料5大产业,挖掘出了产业链条。
通过建链强链补链,促进全产业链布局。在常德高新区,中联建起“半小时”产业生态圈内,配套部件占全塔机部件比为60%;“两小时”产业生态圈内,配套部件占全塔机部件比为85%。
而围绕中联建起等龙头企业建设的现代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聚集中联重科上、下游配套企业,引进其他现代装配制造优质企业。
下锅,众人拾柴火焰高。
常德市委副书记、市长邹文辉说,要营造具有常德特色的最优综合营商环境,努力打造营商环境“常德品牌”。
近两年来,通过开展“产业立市·暖企行动”,政务服务的服务效能提速、营商环境提质。全省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现场推进会在常德召开,暖企惠企、服务工业的经验得到国家工信部推介。
在减税降费方面,仅年,就为企业减税超过26亿元。
在奖补方面,仅科技奖补从年至今,就兑现科技重大项目奖补万元;年、年,推进新型工业化奖励资金就达万元。
常德,算是用真抓实干、真金白银兑现了“成就企业家,厚待投资者”的承诺。
常德穿紫河。唐双武摄
出品,文火慢炖更有味道。
常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德睿说,“产业项目的发展非一朝一夕之功。只要我们这么长期抓下去,一定会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效果。”而今,常德的规模工业企业家数由年底的家增加到年8月的家。
年全市引进内外资总额达到亿元,比年增长46.3%,其中实际利用外资14.2亿美元,比年翻了接近一番。
截止年底,在常投资的世界家强存续企业已经达到10家。
11月18日,年中国(常德)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召开。本次大会上,常德共签约协议16个,其中战略合作协议1个,总投资额31.9亿元。
常德工业,这钵“钵子菜”又有了新味道。
来源:尚一网
作者: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