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2020年上半年天津市智慧城市发展情况
TUhjnbcbe - 2025/1/20 16:36:00
                            

1.基础电信网络建设

持续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高速宽带网络建设,网络结构持续优化,网络性能显著提升。目前,全市已实现光纤到户全覆盖,宽带互联网家庭普及率达到95%以上,其中城市家庭光纤宽带普及率达到90%以上,农村家庭光纤宽带普及率达到80%以上。移动宽带上网用户普及率达到85%以上,其中4G移动宽带通信用户普及率达到80%以上,三网融合业务家庭普及率达到50%以上。城乡家庭固定宽带网络接入能力达到Mbps,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超过Mbps,重点企事单位宽带接入能力最高达到Gbps以上;4G移动宽带下载速率28.30Mbit/s,固定宽带下载速率达到42.76Mbit/s,4G移动宽带、固定宽带下载速率双双跃居全国第三。加快推动5G网络规模建设,截至年6月底建设5G基站个,集中部署在城市重点区域及行业应用热点区域,实现城镇区域基本覆盖。IPv6规模部署顺利推进,完成LTE网络和固定网络改造,新增移动和固定终端全面支持IPv6。完成城域网和接入网IPv6升级改造,实现IPv6城域网与国家IPv6骨干网互联互通。完成数据中心及域名系统IPv6升级,占比%。市政府门户网站及部分区级门户网站、市属国有企业门户网站,基础电信企业门户网站、网上营业厅及多款APP完成IPv6改造。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及大部分区级电子政务外网完成IPv6改造,全网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支持IPv6协议,实现市、区、街镇、社区(村)四级贯通。

2.应用基础设施发展

部署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运行已达10年,期间累计服务用户数近多家,为企业带来相关经济效益累计近百亿元。每天负荷运行余个科研计算任务,分别来自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的重点科研、企业、政府机构近家,支持国家、省部级重大项目超过项,涉及高端装备设计与仿真、生物医药、石油地震数据处理、新材料新能源、智慧城市、电子政务等十多个领域。天津市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等功能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形成滨海“工业云”“紫光云”“华为云”、天津超算中心等为代表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腾讯天津数据中心、太平洋电信天津数据中心、华录光存储大数据中心、朝亚北辰云计算中心等一批高等级数据中心发挥重要作用,空港数据中心等4个数据中心入选首批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未来科技城(宁河)云计算中心、浪潮天津云计算中心等启动实施,中国电信京津冀数据中心项目加快推进。

3.技术研发与创新

通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支撑计划等,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在互联网领域开展研究,推动共性技术研发,开展创新成果应用示范。年创新采用揭榜制和里程碑管理,提高项目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水平,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创新。年10月18日,我市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中环股份发布12英寸超大硅片“夸父”系列产品,飞腾发布新一代桌面处理器和全球首款脑机接口专用芯片,海之星智能水下检测机器人填补国内空白。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步伐加快,全市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57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6家,国家级示范基地公共服务平台总数超过家。推动“双创”服务载体建设,全市备案市级众创空间个,聚集创业团队超过个、创业企业超过家。

4.政务网络建设发展

开展政府网站集约化工作,完成全部市级部门网站和不具备集约化条件的区政府门户网站向市级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迁移,完成集约化建设的区级政府网站平台数据格式调整和数据接口开发部署,实现全市各级各类政府网站资源优化融合、平台整合安全、数据互认共享、管理统筹规范、服务便捷高效。建成全市统一电子政务万兆骨干光网,形成中央-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五级网络贯通,全网光纤路由0芯公里,覆盖全市家市级预算单位,全网接入单位约家。建强市级政务云,形成4.3万核计算能力、27PB存储规模,承载全市个业务系统。在国家首批试点地区中率先完成“互联网+监管”系统主体建设,汇聚市区两级余个部门相关监管数据1.2亿余条,共建立市场监管、金融监管、知识产权等13类领域33个全市统一的监管风险预警模型,为监管创新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支撑。持续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上线全市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和开放平台,汇聚62个市级部门、16个区、5个公共机构66亿条数据,累计共享交换数据亿余条次,接口调用万余次,对外开放数据万余条。全市信息资源统一共享开放体系支撑各部门申请国家数据服务接口及本地应用,满足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资源服务需求。

5.信息便民惠民

不断推进政府管理与服务的公开性、透明度,本市的政府网站数量为个,各级政府共开通政务机构微博个,开通政务头条号数量为个,开通政务抖音号数量为个。建成网上办事大厅,累计发布办事指南个、四级事项实施清单个,除特殊事项外网上可办率%。年以来累计网上办事.3万件,网上实际办理率达98%以上。“津心办”APP累计注册人数超过万人,上线行政许可、公共服务、便民服务等各类在线服务事项项,实现高频服务事项“指尖查询、掌上通办”。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于年9月建成“津治通”平台,建立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联动体系,整合党的建设、综合治理、数字城管等现有信息资源,打造“社会治理一张图”,实现平台受理、分析研判、分流交办、全程监督、评价反馈等功能,平台运行以来累计办结社会治理事件.3万起。“津心办”“津治通”两项目获得中国电子商会颁发的“-年度政府大数据优秀应用奖”。

医疗卫生信息化深入开展。建成全市统一的社区公用卫生服务系统,全市40医院、17医院开展智慧门诊服务,为市民提供多渠道预约挂号、自助机服务、在线支付、信息推送等惠民服务。实施“健康天津”APP建设项目,医院“一键登录,统一预约”全覆盖,提供电子健康码发放、预约挂号、医疗资源查询、家医服务预约、健康档案信息开放等便捷化服务。

教育信息化成效显著。学校宽带网络接入率和校园网覆盖率达%,普通教室多媒体设备配备率达97.09%。全部班级均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学校比例达45.7%,建有校本资源库的学校比例达56.46%。利用网络教研平台开展教研活动的教师人数已达22万人次,累计上传资源万余个,年均有56.9%的教师参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晒课活动,晒课总数达20万余节,其中,12.4%的课程资源被认定为教育部部级优课。

民生公共服务信息化应用更加多元化。完成“天津公安民生服务平台”升级改版,实现14大类项公安业务网上办理。社区治理民生服务平台等社区信息服务系统已覆盖社区管理部门,通信、广电、电力、供热、自来水、燃气等行业网上营业厅、移动APP和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0年上半年天津市智慧城市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