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旬,湖南鑫嘉源化工颜料有限公司内一箱箱产品正在装车,这是公司的第一批产品,准备销往湖北。回想起2个月前公司难以开工的情形,总经理周波感慨:“多亏了津市市纪委市监委积极协调,出谋划策,不然公司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生产。”
今年9月,津市市纪委市监委干部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湖南鑫嘉源化工颜料有限公司厂区供电设备采购及电力安装相关问题,在津市市纪委市监委的积极“撮合”下,国网津市市供电公司特事特办,开通“绿色通道”,帮助企业快速投产。
今年来,常德市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更好服务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围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把精准监督助推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点任务,跟进监督、做实监督,以实实在在的监督成效促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列“清单”,给政商交往划定纪律“底线”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亲”是要求,“清”是底线,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落实落地,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
今年7月,市纪委市监委制定出台《关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职能职责护航营商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开列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明确涉企服务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宽容涉企服务中的失误错误,督促和鼓励党员干部主动服务、担当作为。
“我们在日常监督调研中发现,有的公职人员对如何把握政商交往的界限感到困惑,工作中有畏首畏尾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常德营商环境优化和经济发展。”谈及《意见》制定的初衷,市纪委市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刘敬平说。
针对“清而不亲”的现象,《意见》从正面鼓励引导,建立公职人员规范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划清底线、红线,引导党员干部合理合规与企业家交朋友。其中正面清单共10项,主要对党政部门及其公职人员与非公有制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交往中组织或参加活动、用餐、交通、住宿等行为作出规范。针对“亲而不清”的问题,负面清单列出了政商交往中的12种禁止性行为,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包括利用职务职权谋取个人私利、违规兼职取酬、违规收受财物或接受旅游等活动安排、违规插手干预市场主体正常经营、滥用监管职权等禁止性行为,给政商交往划定纪律“底线”。
“以前对政商交往的‘边界’把握得不准,不知道哪些能干哪些不能干,和企业打交道老担心‘瓜田李下’说不清楚问题。现在有了这个《意见》,我们党员干部就可以坦坦荡荡地在规定范围内与企业开展交流,为企业排忧解难了。”常德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容错免责,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太感谢了,帮我解决了子女的就学问题,让我可以安心工作。”12月2日,常德富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线装事业部经理赵洪锦感激地说。
原来,石门高新区企业引进的多名高层次人才,因无户无房,其子女一时难以就近入学。
“接到高新区企业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请求后,最开始我们也有很多顾虑,不敢去解决他们子女就读的问题。”石门县教育局副局长周常元向记者介绍,今年是全省纪委监委开展“四位”专项整治年,其中“学位”整治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
8月13日,石门县纪委县监委根据《意见》出台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建立容错机制。最终,县教育局为此事专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政策,纪委也为教育局的政策容错免责,在年秋季入学前妥善解决了13名企业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问题。
“在梳理近年来‘不担当、慢作为’案例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干部工作中‘伸不开手’‘迈不开腿’并不是心存懈怠、漠视群众利益和诉求,而是顾虑多、包袱重。”市纪委市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意见》提出,要建立容错免责机制,在精准把握容错免责政策界限的基础上,实行容错免责事前备案制度,规范容错免责调查认定,加强容错免责结果运用,旗帜鲜明地保护好勇于创新、担当尽责的干部。
“对给予容错免责的干部,纪检监察机关在对评先评优、干部使用等事项进行廉政审查时,不出具否定性意见。《意见》为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鼓劲,给干部吃下‘定心丸’,为干事创业‘兜底’。”市纪委市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容错免责制度建立以来,全市共提出容错免责事前备案申请53人次,纪检监察机关经研判后同意备案46人次。
回应“需求”,为企业发展解难题
在当好“监督员”的同时,纪检监察机关又当起了企业“服务员”,组织开展企业走访调研,问企业所需,帮企业解困。
“以前,我们企业有困难要‘跑断腿’,现在你们一心一意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困难,我感觉到了足够的真诚和尊重,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12月2日,澧县三科农商城总经理李名康为前来走访的澧县纪检监察干部竖起了大拇指。
三科农商城项目是澧县今年正在实施的重大建设项目,总投资30亿元,将于年1月投入运营,办理施工许可证时从图审到发证,仅用13个工作日,比“限时办结”承诺时限缩短10天,开创了项目从签约、报批至开始建设百日完成的“澧州速度”。
湖南津味绿康食品有限公司为津市市营商环境监测点企业,主要从事橘子罐头生产。企业在淡季会停止生产,但企业在6月缴纳供气费用时发现,即使停产不用气时也会产生费用。企业向当时联点企业的津市高新区纪工委反映,希望能帮忙协调,在生产淡季时停止供气节省费用。
津市高新区纪工委积极介入,与负责为园区供气的津市宁能热电有限公司协调,组织企业面对面交流座谈。7月,湖南津味绿康食品有限公司与津市宁能热电有限公司达成一致,按照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淡季没有生产的情况下停止供气,减少企业用气成本。
今年来,市纪委市监委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跟进解决问题,推动健全体制机制,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持续为企业、群众纾难解困。
春江水暖鸭先知。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常德。据统计,1月份至10月份,全市新签约产业项目个,协议投资额.81亿元。
直击痛点堵点,抓整改促治理
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聚焦职能部门履行主体责任的作风问题,紧盯广大企业和群众的办事难点、痛点、堵点,督促相关部门认真整改。
去年年底,桃源县新引进的某铝业生产企业负责人在“书记餐叙”过程中,诉说了公司项目推进出现了困难。桃源县委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桃源县纪委县监委迅速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解,发现在该企业建设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对企业强烈的项目推进愿望置之不理、对企业项目审批诉求冷漠敷衍,致使项目建设用地手续迟迟未批。
最终,3名责任人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其他相关责任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组织处理。
今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重点,严查损害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点对点”精准监督,在全市精选规模企业30家,设立市纪委市监委营商环境监测点,靶向收集和协调解决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及时发现部门在服务监管企业过程中的不作为、慢作为和吃拿卡要等作风问题,打通反馈问题直通、上下联动整治的“绿色快车道”。对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财政、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等部门开展专项巡察,目前共发现问题53个,移交立行立改问题17个,推动解决问题21个。
按照省纪委省监委统一部署,扎实开展决策部署不落实、行政审批不规范、政务服务不优质、执法监管不公正、法治保障不到位、干部履职不廉洁六大专项整治行动。今年来核查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79件,立案查处46件,处理85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9人,通报曝光13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纪检监察机关职责定位,聚焦营商环境的堵点、痛点、难点,加强监督执纪问责,督促解决企业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积极推动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纪委市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徐 睿
一审:魏 峰
二审:张 杨
终审:彭美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