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晚,在天津第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石刚介绍了本市针对冷链食品疫情采取的“两全”“两封”防控措施的有关情况。
11月11日晚,在天津第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石刚介绍了本市针对冷链食品疫情采取的“两全”“两封”防控措施的有关情况:
近日,我市出现个别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主要负责同志到疫情处置一线指挥调度,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并就切实做好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应对,明确提出“两全”“两封”防控措施要求。“两全”即进口冷冻货品核酸检测全覆盖、相关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全覆盖;“两封”即凡是出现冷冻货品核酸检测异常问题的场所要一律实行整体封控,凡是出现问题的冷冻货品要一律封存处置。以此兜紧兜牢疫情防控网络,坚决切断病毒传播渠道。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本市组织开展了专项行动。各区各部门保持战时状态,严格细致开展进口冷链货品冷库和从业人员核酸检测。截至目前,共采集包括人员、食品、环境样本份,检测样本份,已出检测结果份,除了静海区主动检测过程中发现一份比目鱼外包装核酸检测呈阳性外,其余皆为阴性。下一步,按照“两个全覆盖”的目标,将继续做好这项工作,实现常态化、制度化。
11月11日晚,在天津第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顾清介绍了关于
静海区报告冷链食品相关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情况。
顾清介绍,年11月11日17:12,市卫生健康委接到市疾控中心报告,在静海区对辖区冷链生产经营企业环境、食品、从业人员开展“两全、两覆盖”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中发现,该区台头镇杰群水产批发店的1份大比目鱼外包装涂抹样本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经市疾控中心复核,确定为阳性。
目前,静海区已对涉疫企业进行物品溯源和封存管控管理,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排查、处置等工作。已对初步排查出的阳性标本暴露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一般暴露人员共计59人进行了核酸检测,已出结果的23人均为阴性,其他结果待出。
初步溯源调查结果显示,这批货物来自津南区,津南区已检测了45份样本,结果为阴性,相关检测工作仍在进行中。市卫生健康委已派市疾控中心专家赴相关区进行现场指导处置。
健康建议
当前正值秋冬季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包括我市在内的国内部分地区相继发生了与冷链食品相关的疫情。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和场所的管控,严格落实国家关于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的有关要求,对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场所、货物等进一步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对相关人员、场所和各有关环节加强核酸采样检测。同时,进一步严格各发热门诊管理,优化处置流程,强化院感防控,有效发挥哨点作用。一旦发现核酸检测阳性情况和有关风险隐患,要立即报告、及时处置,强化集中隔离闭环管理,严控病毒传播。
第二个方面,向广大群众就安全食用冷链食品提出健康建议
一是,在选购冷链食品方面:要去正规的超市或市场选购冷链食品,除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