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德市火速开展的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工作中,津市市发现该市部分医疗机构医疗存在废水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雨污分流不彻底、医疗废物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将之列入橙色风险隐患,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制定整改方案,安排专项经费,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扎实有效推动整改。
01
津市市对市区3家县级医疗机构分类施策、重点整治。医院污水处理站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行雨污水管彻底分开。医院聘请第三方公司对该院新建污水处理站进行运维管理,确保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对市妇幼保健院原来比较简陋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了改造完善,并补办了环评手续和排污许可证。3家单位已按期完成整改,风险等级由橙色降为绿色。
02
津市市进一步规范医疗废水废物管理。按照问题导向,对全市3医院、9个镇街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开展检查,按规范要求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整改。按照全面覆盖,将原未纳入污物处理的、遍布城乡的个小诊所和卫生室纳入监管范围,要求医疗废水废物分别收贮,定期送到所在乡镇卫生院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统一收运到有资质的第三方公司处置。按照市场运作,津市市与常德安邦公司签订长期协议,由该公司收运处置该市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则由各镇街卫医院处理。医疗废水废物收运处理按市场价由产污单位付费。
03
津市市还加大了对医疗废水废物的日常监管力度,具体做到“三个一”:一是每月由生态环境监测部门对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站排水进行一次监督性监测;二是每季由卫健、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开展一次抽查;三是每年对医疗废物社会化处理付费情况组织一次稽核。通过制度机制夯实对全市医疗废水废物全面监管的基础,斩断医疗污染源产生源头,有效维护辖区生态安全和群众身体健康。
原标题:《“利剑”行动
“利剑”斩污,津市市大力加强医疗废水废物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