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水运报
□全媒记者张小刚通讯员张燕胡淦
从长江深入到洞庭湖、湘资沅澧四水,漫江碧透,水清岸绿。为落实“守护好一江碧水”殷切嘱托,根据湖南省统一部署,省交通运输厅牵头、各市州政府配合、省水运事务中心具体承担的“一湖四水”港口码头专项整治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湖四水”呈现了水更清、岸更美的赏心画卷。
湖南省水运事务中心数据显示,“一湖四水”港口码头整治目标任务已经全面完成。湘江沿线6市关停取缔非法码头处、撤销渡口处,退让岸线40.64公里;其他沿线7市州清理取缔非法码头处、撤销渡口处,修复退让岸线61.13公里。
整治范围包括湘江公里干流、资水公里干流、沅水公里干流、澧水公里干流、洞庭湖松虎澧资航道和公里干流沿线的货运码头、砂石码头和渡口。整治原则为对非法码头渡口进行关闭、拆除、取缔;对安全环保不达标的码头渡口进行清理;对与规划不一致的码头渡口进行调整。“一湖四水”整治分步骤展开,首先是湘江沿线的非法码头渡口,退出岸线并完成复绿;接着,湘江沿线的不规范码头渡口,完成改造提升;然后是其余沿线完成非法码头渡口的整治,年完成不规范码头渡口的改造提升。
整治行动改变了码头散、小、乱、差,市场无序发展的现象。据统计,年,全省共有码头泊位个,到年减少到个,去年为个。通过关停并转、提质改造,有效规范了市场,促进了发展,城陵矶港口利用率提高75%。
据了解,湖南省对长沙、湘潭、衡阳等港口的多个重要港区散货码头进行了治理,推动健康发展。在不少码头关停复绿的同时,也对一些码头进行综合利用,发挥其社会效益。在湘潭十八总码头、岳阳老港、常德老港、津市老港码头等地,原来的码头建成了城市里的滨江风光带或主题公园,成了市民运动休闲的好去处、当地亮丽的城市景观。
在散货料仓建设方面,按照《湖南省非法码头整治指导意见》《湖南省干散货码头环保隐患整治指南》要求,湖南省自加标准建设干散货码头封闭廊道、封闭堆场大棚等提质改造项目。业内人士表示,在这方面,湖南的很多码头甚至已经走在了沿海码头的前面。
通过“关停并转”的手段,单位岸线的效率提升了,截至年6月底,全省生产性泊位岸线利用存量从整治前的99.公里压减至41.公里,岸线总体产出率约0.万吨/延米,较整治前提升约54%。港口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提升,经过整治后的长沙港、岳阳港更是迎来了货运量高峰,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长沙港年还是完成了货物吞吐量.05万吨,同比增长19.17%。年岳阳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0.06万标箱,同比增长18.07%。成为湖南连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
为了防止反弹,“天眼”覆盖,遥感影像助力“一湖四水”非法码头整治。湖南省水运事务中心主任张胜表示,遥感核查有利于更清晰、更准确地掌握全省非法码头整治情况,更好地为下阶段专项整治工作提供信息支撑。中心可以利用遥感影像对全省“一湖四水”的处取缔类非法码头、处规范提升类码头、处撤销渡口、30处合法码头进行全面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