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红
“以前住的地方空间小,采光不好,没有物业,特别不方便。如今用政府补贴款购置的新房子,宽敞明亮,院里绿化、卫生等都有物业人员管理,早起还能锻炼身体,这日子过得老舒坦了。”这几天,从棚户区搬进现代化小区的市民柴老先生逢人就讲自己的开心事儿……今年,棚户区拆迁改造将是河津市提升城市区域功能和城市品质的重点工作。
河津市坚持“立足两河、民生为本、环境引领、文化铸魂”的理念,从高起点规划、大力度建设、精细化管理三方面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投资42.9亿元的11个基础设施类项目、15个城镇化和生态环保类项目,努力实现“一年起变化,三年换形象,五年新跨越”。
城市规划有高度
河津市深度挖掘黄河文化、龙门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资源,注重传承文脉、彰显历史内涵,展现“古耿龙门”的独特魅力;编制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城市双修、棚户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专项规划;发挥连南通北、承东启西的门户枢纽优势,积极融入国家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打造河津城市发展新格局,让广大市民尽快享受到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带来的便捷和舒适。
城市建设有力度
坚持大破大立,下大气力解决城市发展的痛点和难点。该市着力打通城市路网,投资4亿元,实施耿都大道西延、万春街北延,塔前路新建,阳村至城区道路、铝厂5号路打通,龙门大道和新耿街维修等道路工程;以华兴路改造提升和紫金街翻修改造工程为标杆,高标准改造沿街外立面,建设地下管廊,提升绿化亮化,打造两条城市景观通道;补齐城市短板,投资万元,高标准实施文体公园、铝塔广场、北城公园改造等工程;投资万元,实施城市公厕、雕塑、停车场和街头游园工程;投资2.1亿元,抓好政协片区、药材公司片区等8个城市棚户区搬迁改造工作,提升区域功能和城市品质;投资万元,实施高速路西出口连接线和稷西线翻修改造工程;积极推进蒙华铁路河津段建设,做好韩城—河津—侯马城际铁路、沿黄公路改线、国道改线、国道改线等前期工作,努力建设运城北部副中心城市,加速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
城市管理有温度
像绣花一样对城市进行精细化管理,让工作更贴民心、顺民意。
近年来,河津市加快搭建智慧城市“一云一网一图一库”,抓好投资万元的智慧城市交通项目,启动实施智慧城管、智慧医疗、智慧政务和“雪亮工程”,推进更多领域实现移动支付、手机办事,为城市“插上智慧的翅膀”;深入开展城市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继续推行四大班子包街、机关单位包段工作机制,抓好城市出入口环境综合整治、建筑物外立面治理;实施背街小巷整治工程,提升城市亮化规划,让城市环境更加精致、整洁、有序;实施拆墙透绿、见缝插绿,高标准绿化文苑北路、新耿南街等8条主干街道,新增城市绿地20万平方米;实施“美好社区”打造工程,投资万元,新建新兴、紫北、朝阳、花苑社区,扩建麟岛、莲池社区,提升社区自治能力;坚持文化塑城、文明育人,彰显进取向上、开放包容、崇德向善、明礼守信的人文情怀,让每个市民都能触摸到城市的温度。
转载自《运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