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已经突破万
每5个人里就有1位老年人
“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养老服务综合体个”
被列为今年全市20项民心工程的首位
今年的建设任务完成的如何?
实际的运营情况怎么样?
天津老人的晚年生活能否更有质量?
12月5日,天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峰及相关负责人做客由市政府办公厅、市网信办、海河传媒中心合作策划的《公仆走进直播间》“向群众汇报——委办局长年终访谈”市民政局专场,对市民关心的养老综合体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回应。
什么是养老服务综合体?
养老服务综合体是全市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建设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亟需的设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养老服务综合体具有养老机构、日间照料、延伸居家服务“三合一”的功能,离家近、好探视,又居家、又社区,让老人在家门口熟悉的环境中就能享受专业化、多样化、一站式的养老服务,能够满足老人对居家养老的大部分需求,实际上就是社区小型连锁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可以说,它是离群众最近、让老人感到最舒适、方便的社区养老服务载体。
(养老服务综合体中的活动室)
养老服务综合体的特征是什么?
一是家门口儿养老
根据我国现状,养老有个“”标准,就是97%的老人选择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这是养老最大的人群,综合体能够充分满足老人居家养老的愿望。
二是优势功能三合一
打破居家、社区、机构的界限,集聚了三者的核心优势。
三是点单式服务
综合体提供服务菜单,把养老机构的各类专业服务延伸到居家、社区养老领域,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也鼓励各个综合体根据实际情况,开发更多菜单内容,既有符合大多数普通老人需求的项目,又有具有特色的项目,提供分众化、精准化服务。
案例:
①很多老年人“恋家”,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环境入住养老机构,那么他就可以选择家门口的养老服务综合体,抬头就能看见自家阳台,心里就感觉很踏实。
②有的独居老人,孩子不放心老人独自在家,可是自己又得上班,就把老人托在自家门口的综合体,下班回来就可以去探望,实现了工作和尽孝“两不误”。
③短期照顾。在医院治疗结束,马上回家可能不利于康复,就可以入住综合体,接受专业护理员的专业照护。
④老两口一个失能,一个能自理。如果两人都住养老院,开销比较大;如果分开住,心里又不舒服。有了综合体,失能的老人可以入住社区里的综合体,自理老人白天去陪着老伴儿,顺便解决一日三餐,晚上回家住。这样一来,让老两口继续可以“老来伴”,同时避免了自理老人因长期照料失能老人身体被拖垮,还减少了双人入住养老院的经济压力。
(养老服务综合体中的托养床位)
(养老服务综合体中的老人家食堂)
怎样找到身边的养老服务综合体?
一是挂标识
为了便于老年人更方便地识别和找到综合体、养老机构、日间照料这些养老服务设施,市民政局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征集“津(金)牌养老”服务标识,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经过专家评审、投票选拔等环节,“津(金)牌养老”服务标识已经出炉。
这个logo的外部轮廓以“天津之眼”摩天轮和托举的双手为造型,内部图案融合“津”字、“老”字和海河元素,突显天津地域特点和关爱老人、服务老人的养老服务宗旨。色彩以金色与红色相结合,既突出生命、热情以及对生活的向往,又体现打造“津(金)牌养老”服务体系的含义。
下一步,天津市将在养老服务综合体、养老机构、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将统一悬挂这个标识。
二是亮功能
天津市将在每个养老服务综合体外部的显著位置,通过电子屏幕、告示牌等方式,向周边老年人公开综合体项目的建设方、运营方、监管方、建成时间、运营时间等主体信息,以及服务内容、联系电话、床位设置等情况。
三是做地图
天津市民政局制作了养老服务综合体电子地图,将于近期在市民政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