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为学生讲解机器人相关知识
为切实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双减”工作,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工农村小学创新推出的“1X”课后服务模式,将20余种丰富多彩的课程融入课后服务,本着“愿留尽留”的原则,以“教育温度”解除家长后顾之忧。
“大棒骨是厨余垃圾?错!”下午4点半,工农村小学五年一班教室内,来自新北街道的志愿者正在为学生们讲解垃圾分类常识。
在其他班级的课后服务课堂,活动也都异彩纷呈。基础辅导课上,老师们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逐项清点学生的疑难问题。而在个性化课堂,生动的传统戏剧教学、传统文化扇子操学习、创客教学活动、趣味手工、音乐赏析、篮球训练……孩子们在这些轻松有趣的课程中恣意徜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校着力全面提升课后服务的内涵质量,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课程。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我们还会借助团区委、新北街道、青少年宫、滨海职业学院、天津科技大学等校外资源,把更丰富的课程引入校园,让孩子们学有所乐、学有所成、幸福成长。”塘沽工农村小学校长张宝颖介绍,“1X”课后服务模式中,“1”是指每天一节课业辅导,进行作业督促和课业答疑;“X”是指素质拓展个性化课程,包括语言训练类、益智创新类、艺美实践类、运动健康类、生态保护及生命安全类课程,真正做到让学生把作业留在学校,把兴趣带回家。
辅导学生学好课堂上的知识,注重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个性化课堂让孩子们在美育中获得美的享受,在体育课堂上放松身心、强身健体。塘沽工农村小学的老师们辛勤付出的场景和对学生的真心关爱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温暖着每一个学生和家长的心。“每天课后第一时间就能把作业做完,遇到不懂的问题还能及时请教老师。其他趣味课程我都很喜欢,也学到了很多。”六年六班学生侯妙涵高兴地说,每天下课后爸爸妈妈都能亲自到学校门口接她回家,开心极了。(记者陈宝麟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