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一碗米粉,尽纳湖湘百味新湖南
TUhjnbcbe - 2024/9/13 17:55:00

新湖南·大湘菜报(记者达庆玙)中华美食品类中,米粉无疑占据重要位置。中国自古就有“南粉北面”的说法,在盛产稻米的我国南方地区,由大米加工而成的软糯米粉,是人们鸥水相依的食物。

米粉品类繁多,目前全国已形成了广西米粉、湖南米粉、贵州米粉、江西米粉、新疆米粉、海南米粉等地方特色米粉,其中湖南人对米粉的喜爱最盛。米粉不仅仅是人们生活中少不了的主食,更是已经融入感情的一种深刻味道。

湖南米粉店分布全国第二

在湖南,常会听见这样的对话:“呷么子克喽?”“嗦粉噻。”“嗦粉”对湖南人来说是一件很随意的事,不论是早餐、中餐、晚餐还是夜宵,饿还是不饿,都可以来一碗粉。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近40%的人以米粉作为早餐首选,全省每天米粉需求量约为万斤,米粉全产业链产值近亿元。年11月底美团外卖平台数据显示,目前该平台上的湖南米粉店有近3万家。跟年对比,湖南米粉店的数量增长超过了40%。

近几年,随着湘菜馆在全国遍地开花,作为湖南人最爱的这一口,湖南粉店亦跟着走向全国。年7月,高德地图推出“嗦粉地图”,通过大数据分析各地米粉的分布和热度情况。数据显示,全国米粉店类别中,湖南米粉占全国总体的18.7%,排名第二。其中,湖南米粉店分布数量多,除本省外,在广东、湖北、河南的覆盖率相对较高。

湖南米粉的发展渊源

上世纪90年代,永州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了一万年前的稻谷,湖南被证实是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区之一。米粉作为稻米的衍生食物出现在湖南,大概从它开始有记载起便已开始。在湖南,关于米粉最早的传闻是与三国名士庞统有关的郴州栖凤渡鱼粉。米粉成为民间普及的食物是在明清时期,在这个时期,湖南成为中国的粮仓,但普通民众仍在为饱腹发愁,米粉只是少数人的美食。

清末民初,湖南地区关于米粉的记载才渐渐多起来。这时,一些交通发达、经济繁荣的城市开设有米粉店,也有小商贩挑担子卖米粉的情景。长沙有名的百年粉店几乎都在清末民初成立。坊间搜集的资料中记载,米粉出现在湖南各地的时间并不一样。名气最盛的津市牛肉粉可追溯到清雍正时期,有回民迁到今湖南常德津市附近地区定居,以大米为原料制作出面条的替代品,创造了最早的牛肉粉。衡阳的鱼粉最早出现在清末编纂的《衡阳县志》:“渣江米粉色鲜而味美,食之者众多,为西乡一绝。”这些售卖米粉的店铺和摊贩出现后,米粉才真正进入普通人的视野,并慢慢发展出不同的地域风格。

每个地市都有“自己的味”

在外省人眼中,湖南的粉只有一个统一名称——湖南米粉。殊不知,在湖南人眼中,湖南米粉种类繁多,各有不同。湖南地处中国中南部,与江西、重庆、贵州、广西等省市相邻。由于临近省份的影响,再加上地形地貌的区别,湖南内部也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米粉系统。

按形状,湖南米粉有宽的、细的、圆的、扁的;论味型,有牛肉粉、肉丝粉、鱼粉;根据主料、底碗、汤料、油码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大流派:一是长沙米粉,分布在长沙、湘潭、株洲、益阳、岳阳等地市,以扁粉为主,讲究水清汤开油码热,形成了自成体系的粉面文化,以中华老字号杨裕兴、甘长顺为代表;二是常德米粉,以圆粉为主,以口味浓厚为特色,麻辣牛肉是其主打产品,分布在常德及其周边地区,尤以津市米粉为其中代表,形成气候的有壹德壹、刘聋子等品牌;三是湘西南米粉,融合长沙米粉和常德米粉之特点,圆扁结合,口味各异,形态多样,广泛分布于湘西、湘南各地。

对于吃遍大江南北、走遍世界各地的湖南人来说,一碗湖南米粉,始终不可替代。琳琅满目的湖南米粉,也正是湖南人热爱家乡的真实写照。

[责编:曹婕妤]

[来源:大湘菜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碗米粉,尽纳湖湘百味新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