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成立北京市首个区级文保中心
海淀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区级文物保护中心,辖区分布的262项文物古迹有了统一 大管家 。新出土文物,散落在外的地上文物、移动文物,一旦发现破损将会得到及时修复。这是从正在召开的海淀区*协会上了解到的。 海淀是北京市文物大区。据调查,全区现有各类文物古迹262项,其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8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4项,历史文化保护街区1项,地下文物埋藏区3项。另外还有众多散落在街头、单位的地上文物、移动文物。 文物众多给保护工作带来了难题。海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改造、旅游开发等工作和文物保护产生了诸多矛盾。位于颐和园、圆明园等大公园内的文物保护尚妥,但对于绝大多数散落在街头、社会单位的地上文物、移动文物,保护起来就有相当难度。 去年底,海淀区在原海淀博物馆的基础上,挂牌成立了海淀区文物保护中心。该中心负责人介绍,这是在区级层面成立的文物保护综合协调机构和专门的文物管理机构,具体负责辖区文物资源的保护、修复、存放等工作。中心设24个人员编制,目前正在招募文物保护、修复的专业人员。 预计今年上半年,海淀区文物保护中心工作将走上正轨。市民如果发现海淀辖区内有文物遭破坏,可第一时间和该中心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