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可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81201/6684711.html湖南法治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童星宇)澧水清波荡漾,船只穿梭其间。深冬时节,津市市检察院与市河长办一行来到船舶污染物收集转运中心开展“回头看”活动。“你看,那是我们外出收集船舶污染物的工作船!”中心负责人指着不远处一搜缓缓驶近的船,详细介绍起目前船舶污染物的收集转运情况。“该中心在今年九月正式投入运营,一切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办法开展船舶污染物收集、转运及处置工作,有效提升了津市水上交通污染防治能力。”看着眼前工作人员的规范作业,设施设备的焕然一新,船舶垃圾的有序分类,一行人倍感欣慰。从一年前无法及时接收船舶污染物,到现在建立起专业高效的收集转运设施,这一蜕变是如何实现的?那得从上次巡河说起。此前,为贯彻落实湖南省检察院、省河长办《关于开展长江船舶污染督促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津市市检察院联合市河长办开展了专项巡河工作。在津市港实地了解船舶污染治理情况时发现,由于境内港口码头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设施尚未建成,且未与第三方续签收集转运合同,导致一段时间内澧水津市河段通航水域无法接收靠泊船舶产生的污染物,极易造成水域生态环境污染。该情况迅速引起了津市市检察院的重视,在全面调查核实后,依法向行政职能部门制发了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通过跟进监督,辖区内港口码头无法接收船舶污染物的情形得到有效整改,同时推动相关单位全面开展本地区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设施及运营服务项目建设,并在项目建设完成前由水运事务中心与第三方继续签订《船舶污染物收集、转运合同》,确保船舶污染物得到及时规范处置。做好长江流域船舶污染治理工作,是助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通过依法制发检察建议,推动解决港口码头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设施建设及规范运行问题,助力打通船舶污染防治“最后一公里”,为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